去年,为了打造我区龙井村廉政文化示范基地,我想找一些贵港本地古今廉政故事作为廉政文化墙板块展示内容,以展现本土特色文化。在大学当教师的父亲听了我的想法,提议道:“东吴清官陆绩的廉石故事最具有代表性了。”
看到我一头雾水,父亲热心地给我娓娓道来:“三国时期,东吴有个名叫陆绩的官员为政清廉,他曾任郁林郡布山县(也就是今天我们的贵港市)太守几年。在任期满返乡回苏州的途中,走的是水路,当官船开到铜鼓滩时由于水势加急,而陆绩任职时从不收取财礼,行李很少,所以轻舟渡水难压风浪,船只摇摆不定。情急之中,陆绩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块大石头,打听到这是一块没有主人的石头后,便请人把它搬上船压船。这块石头被运回陆绩家乡后,陆绩的廉洁美名也随之传开,后人把那块大石头收藏起来,取名‘廉石’,现在留在苏州文庙碑刻博物馆,永为世人怀念、瞻仰。”
“你们要好好学学陆绩这种为政清廉的精神,心中要时刻放有廉洁‘压舱石’,才能留得清白在人间啊!”听了父亲的话,我若有所思。
今年4月,我们区一个局的主要领导张局长因公车私用被群众举报而受到通报批评,张局长来到我办公室愤愤不平道:“我真是冤枉啊,就是去乡镇检查项目回单位的路上恰巧赶上妻子乘坐的火车到站,想顺道捎她一下。我也就在火车站逗留了5分钟,怎么这就被你们纪委通报了呢?这样的处罚太严厉了!”看到他如此不满,我正色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从上到下都要求守纪律讲规矩,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你虽然只是顺道捎人,但毕竟也是用公家的资源来干自己的私事,这就是群众最痛恨的‘四风’问题,你这是顶风违纪,给个通报就是提醒与监督。”
看到张局长情绪稍微平静了些,我想起了陆绩的故事,说:“你看陆绩在任时为政清廉,返乡时行李无几,连压船的石头都要事先打听是不是老百姓的才肯搬上船,从这些小事小节中,我们看到了陆绩为官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我们必须摒弃‘违纪是小节’的惯性思维,勿以恶小而为之,才能树立干净干事的干部形象,因‘小节’而毁掉自己的清白名声太得不偿失了……”我建议张局长到廉政文化示范基地参观学习。
后来,听说张局长回去后进行了深刻反省。为确保同样的问题不会发生在别人身上,他还着手抓了本单位的公车使用管理制度等建设,并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开展“学习党纪条规”专题教育活动。前不久,他所在单位由于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突出,尤其注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被命名为“贵港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前几天,我又遇到了张局长,他感慨道:“要学习陆绩的精神,把党纪条规作为‘压舱石’时刻放在心上,多一些节制和自律,才能压住人生贪欲的风浪啊。”
确实,党纪条规须臾不可忘,纪律底线丝毫不可破。不正之风肆虐已久,有的已经根深蒂固,我们一些干部身在其中,耳濡目染,见怪不怪,甚至习以为常。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祛除顽疾,不但需要对那些得了“四风”之疾的人下猛药、出重拳,强制规范,形成威慑,还要把廉政教育作为常态化工作,涤荡风气、感染人心。(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北区纪委钟晓露)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