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要论内容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应该发扬光大

【信息时间: 2015-12-1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奢华办婚宴,党内受警告”“迟到10分钟,责令作检讨”“脱岗忙追星,多人受处分”“下属收鸡蛋,庭长被问责”……近日,诸如此类查纠四风问题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人们不禁惊呼,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又回来了!

  几个鸡蛋一顿饭,小事不能再小看。然而,仍有人认为,这是小题大做,甚至认为是组织的选择性执纪。事实上,这不是组织处分的不恰当,而是党员干部的不应当。对党员干部来说,党的纪律和规矩就是一条红线、一个雷区,碰不得,也闯不得。如果人人都视党的纪律和规矩如儿戏,弊绝风清、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会实现吗?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革命战争年代,正是依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我党我军方能战胜自我、保持廉洁、赢得群众。今天,我们严明党纪,锱铢必较、动辄则咎,恢复的是党的优良传统。可以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不过时,还应该发扬光大。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看似小事,其实不小。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小事小节不注意,积少成多,就会由量变引发质变。抓党风政风如同治疾患,如果等到小病恶化成癌症再去治,那就太晚了。正风肃纪,要抓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大老虎,也要治干扰群众生活的小苍蝇不可偏废,抓大不放小,治标更治本,干部队伍才能越来越好。如果只抓大不抓小,让偷针变成偷牛,纠治起来就难了。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就感叹,假如八项规定早出台35年,就不会痴迷上疯狂的石头,犯不下如此重罪。这也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抓早抓小的重要性。

  世间事,作于细,成于严。让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永不过时,关键在于一个严字。从严,离不开纪律惩戒。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到巡视工作条例,再到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一系列的铁笼子彰显了史上最严一处弛则百处懈。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就要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违纪必究,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横下一条心,久久为功、日日为继,坚持不懈地把作风建设抓下去,才能清除沉疴顽疾,让党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四风问题由来已久,革除积弊非一日之功,坚持不懈净化党风政风,就应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继续瞄准具体问题、盯住各个节点,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不断让群众拥有获得感。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唤醒党规党纪意识,落细落小、慎独慎微,自省自重、自律自爱,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成为党的优良传统的热情传播者、自觉践行者、忠实捍卫者。(桑林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