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要论内容
跑好服务群众的接力赛

【信息时间: 2016-12-3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笔者近日听朋友说,换届后他们单位来了位新领导。新领导一来,似乎对前任立下的制度“都看不上眼”,要求把原来的制度进行重新“梳理”,结果大多被推倒重来。这导致一些刚显成效的好制度难以为继,本单位日常工作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阵痛”。作为窗口服务单位,新领导的这一举措也对服务群众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为官避事平生耻”,新官到任后,大刀阔斧开展工作本无可厚非,也是干部勇于任事、敢于担当的表现。“新官上任”要有新气象、新开端、新进步,但凡事“过犹不及”,格外需要审时度势、科学研判,绝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一概否定。

揆诸现实,个别新官一旦“走马上任”,往往在工作交接会上、在报告材料上喊着“一张蓝图绘到底”,内心却总认为现有的制度等都是前任的“东西”,不愿“萧规曹随”;有的认为要是继续按照前任那样干,显得自己就“很没面子”“很没思想”;有的片面认为不改变现状就是“吃老本”,是“墨守成规”,生怕干部群众“看低”自己,等等。在各种复杂心理推动下,一波接一波的所谓“新制度”相继出台。其实有些所谓的“新制度”无非是“旧瓶装新酒”,甚至是“开倒车”,结果让下面具体执行的干部手足无措,严重者还会导致很多利民惠民的好事实事“中途夭折”。

行胜于言。一名领导干部是不是真为民,是不是真服务,不是看表面政绩,而是看实际效果。党员干部应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意识,自觉端正干事创业的态度。始终从如何更好方便群众办事,从如何更好开展工作等角度出发来思考制度问题,坚决摒弃不合理的“大拆大建”“推倒重来”“朝令夕改”,善于将已有好制度、好办法接住、用好、见效,在发挥好前人优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制度创新,让群众感受到制度的持续效应、享受到服务的“获得感”,跑好“服务群众、推进工作”的接力赛,这才是实打实的政绩。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