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利剑 直指基层
——各地开展市县巡察工作概览
居住的危房得到改造,不该交的钱也拿了回来,河南省社旗县唐庄乡辛庄村村民乔文焕的心里美滋滋的。前不久,收到退回钱款的他激动地说:“这都得感谢咱巡察办……”
事情还得从辛庄村党支部原书记罗祥明说起。罗祥明利用经办危房改造工作的便利,违规收取群众钱款。当地党委巡察机构发现这一问题后,及时将问题线索移交相关部门。很快,罗祥明受到严肃处理,违规收取的钱款也如数退还给群众。
巡出百姓满意,察出清风正气。乔文焕的故事,只是各地探索推进市县巡察工作的一个缩影。
作为党内监督的创新之举,巡察工作方兴未艾。各地按照中央要求,借鉴巡视经验,积极探索、全面推进市县巡察工作,推动巡视监督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截至目前,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部署开展市县巡察。市县巡察,已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把利剑。
把握政治定位,强化政治巡察
“‘两个责任’落实方面还存在问题;混淆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议的性质,长期不召开党委会……”
今年3月,安徽阜阳市委巡察组向泉阳镇反馈巡察情况,直指管党治党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巡察并非刻意针对哪名干部、故意找茬,而是一次全面的‘政治体检’。”面对反馈结果,泉阳镇党委书记秦玉超深有感触地说。
与巡视一致,巡察是政治巡察,而不是业务巡察。各地在开展巡察工作中,不断深化政治巡察,强化基层党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的建设,促进基层全面从严治党。
今年6月,江苏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指出“市县党委巡察工作,要坚持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突出党的领导,抓住党的建设,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再次明确了该省市县巡察工作的政治定位。
政治巡察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各地牢牢把握政治定位,积极探索专项巡察,推动中央精神落实,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全局。
今年2月,拥有25.8万贫困人口的甘肃省武威市,围绕脱贫攻坚这个“一号工程”,以巡察为抓手,紧盯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组建4个巡察组开展专项巡察,发现了一批影响精准扶贫的问题线索,有力保障了扶贫资金项目的规范运行。
两个月后,在江西萍乡,市委组建了25个专项巡察组,对全市各县乡换届风气进行专项巡察。其间,市县两级巡察组共谈话1200余人次,查阅换届工作资料1万余份,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开展明察暗访115人次,发现了若干涉嫌拉票贿选等违反换届纪律的问题线索。
“合理确定监督内容,是政治巡察职能定位的最重要内容,是市县巡察工作明确监督任务、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成效的最重要基础。”中央巡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巡察工作要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合理确定监督内容,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
紧盯“蝇贪蚁腐”,厚植执政基础
3月5日,甘肃省兰州市委第十九巡察组来到榆中县三角城乡孙家营村进行巡察。
市里的巡察组来了,但被侵占2亩土地的村民敬红刚,却怎么也兴奋不起来。“自己的问题已向有关部门反映多次,一直都没解决,这次的巡察组可是市里来的,自己这点小事他们会管吗?”敬红刚心里嘀咕。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敬红刚还是将自己的诉求反映给了巡察组。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巡察组立即对问题进行核实,帮他拿回了自己的土地。
这一“小事”的解决,在敬红刚的意料之外,却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兰州市委启动本轮巡察时,一个重点目标就是发现吃拿卡要、贪污侵占等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直指各类“啃食”群众利益问题。
巡察工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途径。紧盯“蝇贪蚁腐”,推动解决基层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是各地开展市县巡察工作的一项共性任务。
4月16日,河南省临颍县第四巡察组的工作人员到陈庄乡后研岗村走访了解扶贫物资发放情况。一位村民随口说了句“物资收到了,但要交5元钱”,引起了巡察组的注意。经核实,巡察组发现,村支书在发放化肥过程中向每户收取5元卫生费,另外还亏空219袋化肥。随即,这一线索被移交有关部门,并很快得到处理。
从全国范围来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群众的诉求、反映,事事有回声、件件有着落,彰显了巡察的利剑作用。
在江西,截至今年5月,江西市、县两级党委共派出921个巡察组,对7359个地方和单位开展巡察,发现各类问题线索1.2万个。各级纪委根据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立案171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50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68人,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巡察工作既要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重大问题,也要回应群众诉求,重点盯住基层党员干部处事不公、雁过拔毛、简单粗暴等突出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受益感。”江西省纪委副书记肖德福说。
创新方式方法,破解监督难题
徇私枉法、办案不公、干警腐化……去年,安徽省委巡视组在巡视阜阳市阜南县时,发现群众对当地公安系统的问题反映强烈。随即,阜阳市委及时派出巡察组,对该县公安局进行专项巡察。巡视与巡察同时发力,该县公安局局长王冰清被立案调查,后被免职。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积极探索建立巡视与巡察工作协调联动机制,以巡视带动巡察,以巡察深化巡视,在信息共享、问题整改、线索处置等方面互相支持配合,努力增强监督效果。
巡察是巡视的延伸,既要织就直达基层末梢的党内监督大网,又要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各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方式方法,破解监督难题,不断完善巡视工作网络格局。
在江西新余,针对基层关系错综复杂、人情干扰严重的特点,当地探索开展交叉巡察,通过让巡察组与被巡察单位严格错开、让巡察组成员与被巡察单位严格回避等举措,使巡察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开展监督。
在河北衡水,针对深层次隐性问题逐渐显现,但专业人员相对不足的矛盾,当地探索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工作模式,从会计师事务所聘请专业人员开展审计,审计结束后工作人员直接向巡察组组长和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这一方式既提高了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打破了人情干扰。
在河南开封,当地探索开展市县(区)联动一体巡察,今年首轮巡察将县区巡察力量整合组建为25个巡察小组,由市委5个巡察组统管领导,共同完成对3县6区的常规巡察和对34个乡镇办事处的专项巡察。
……
“基层情况千差万别。市县巡察在‘移植’巡视的理念、定位、思路和方式的同时,也要根据基层特点‘培植’优势。”河南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巡视办主任张战伟说,在依纪依规的前提下,各地应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方式方法,既有标准,又有差异。(本报记者 张磊)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