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陕西省宁陕县纪委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通过强化教育培训,改进审查方式,积极构建监督执纪新常态,先后有4名村干部主动向纪委交代违纪问题,37人积极配合组织调查工作。
强化警示教育,营造反腐倡廉“强气场”。坚持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通过以案释纪方式教育警醒党员干部,县纪委编印了《守纪律讲规矩党员干部学习教育读本》,对十八大以后全县查处的12起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进行了深刻剖析,免费发放1500本到全县各级党组织和镇、村干部手中,使基层干部晓纪律、明规矩。县纪委积极发挥党风廉政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先后完善县委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县看守所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和江口烈士陵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性组织基层党员干部到三个基地接受廉洁教育。开通县纪委官方微信、微博,改版县党风廉政网,全方位、立体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强化基层干部管理监督,开展了廉洁示范村(社)创建活动,出台了《村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相关纪律》。创新开展廉政文化“六上”活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浸润、感召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宁陕县梅子镇安坪村党支部书记余习东在学习县纪委编印的群众身边“四风”和腐败问题案件剖析后,认识到自己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主动到镇党委交代其私自存储村集体林地征用补偿款28.15万元的错误事实。
创新培训方式,阐明纪律作风“高气压”。举办了落实“两个责任”暨预防职务犯罪培训会,邀请省、市领导,分别围绕夯实“两个责任”、遵守党纪国法等内容,为各镇各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授课。成立巡回宣讲团,深入11个镇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巡回宣讲,详细讲解党风廉政建设新形势和党的各项纪律规定,引导涉嫌违纪的党员干部,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主动上交违纪所得,主动向组织作出深刻检查,依纪依规减轻处分。村级组织集中换届后,及时举办了3期新任村(社)干部培训班,组织村(社)党支部书记、主任、文书、监委会主任共310余人集中受训,将反腐倡廉教育列为重点授课内容。各镇通过廉政党课、提醒谈话、集中宣讲等方式,不断提高镇、村干部思想认识,绷紧了党纪党规这根弦。宁陕县梅子镇南昌村党支部书记陈登兵在参加新任村干部培训班后,认识到自己违反财经纪律的问题,主动到镇纪委交代其私自存储村集体林地征用补偿款2.28万元的错误事实。原宁陕县皇冠镇油坊坪村村文书胡世鑫在参加镇纪委开展的廉政谈话后,主动到镇上交代其私自存储村集体资金1.5万元的错误事实。
探索四个联动,形成纪律审查“严震慑”。县纪委探索四个联动,持续加大纪律审查力度,截至目前,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124件,初核116件,立案8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7人,移送司法机关10人。立案数和处分人数较上年同期比,分别上升300%和266%。信息联通,挖掘问题线索。加强与政法机关和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线索移送制度、案情通报制度、联合办案制度,实现案源信息共享,今年以来司法机关向县纪委移送4件5人,县纪委向司法机关移送7件10人。领导联点,强化领导责任。实行常委包联、跟踪督导,县纪委7名常委包联11个镇,11个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包联80个村(社区),层层督导,传递压力。调整办案协作区,将全县11个镇纪委划分为3个办案协作区,由六名纪委常委联系包抓、三个内设科室对口指导,开展常态化检查指导。巡察联动,提升监督实效。将派驻纪检机构整合编组,成立了六个巡察组,坚持问题导向,以“寻线索、查问题、教方法、促整改”为目标,着力推动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截至目前通过巡察发现问题线索32件,初核22件,提出整改意见30余条。案件联查,提升办案水平。采取市县纪委联查、执纪执法单位联查、提级办案、查办评估、镇案县审等方式,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在确保办案质量的前提下缩短时间,快查快结、快进快出。注重发挥纪律审查治本功能,加大案件通报曝光力度,下发实名通报6期,增强了震慑和警醒效果。(陕西省纪委)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