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城东街早市上,刚刚脱贫的马明强告诉前来回访的县纪委监委督查组,“从上个月开始,我在早市卖起了蔬菜。早市给我提供了工作机会,家里的生活又多了一分保障。”
此前,部分来访群众向西吉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反映,县城早市、晚市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给日常生活带来了不便。县纪委监委随即将“尽快规划开设早市、规范管理晚市,发展地摊经济”的建议反馈给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周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制定了“两市”管理方案,在县城人员密集地区设置了9个“两市”专区,划定了千余个固定摊位,重点做好生活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并对符合条件的租户酌情减免租金。
宁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关于“六稳”“六保”重要指示精神,压实政治责任,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将“六稳”“六保”任务落实与决战脱贫攻坚、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有效衔接,以高质量监督促进高质量发展。
“稳就业保民生,关键要保企业、保市场主体。企业撑住了,就业岗位就有了,员工的饭碗也就保住了,最大的民生难题也迎刃而解。”自治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积极应对疫情对工业企业带来的冲击,驻自治区工信厅纪检监察组督促工信厅党组先行一步,出台工业稳增长24条、中小企业共渡难关18条等优惠政策,通过贯通企业融资断点、降低用电成本、对企业发放纾困资金等措施,助力企业复工达产。截至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87户,实际复工率达到99%。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4%,连续4个月保持了正增长。
让企业挺得住、发展好,让失业人员生活有保障,政策落实是关键。驻自治区人社厅纪检监察组积极发挥“探头”作用,督促人社厅把服务“六稳”“六保”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牢牢抓住稳就业保民生的“基本盘”,把企业稳下来,让岗位保得住,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策落实好重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余人,为500多家企业审核拨付稳岗返还(补贴)2500余万元。
全面服务好企业的同时,还要紧紧抓好产业链供应链这个着力点,及时化解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堵点难点痛点,让产业活起来、让农民富起来。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纪检监察组在隆德县调研时发现,当地生产的部分蛋、奶、蔬菜等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一度出现积压滞销现象,养殖种植户积极性受挫,销售企业忧心忡忡。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打开企业销路,稳定群众收入,调研组积极对接相关主管部门,督促加快实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升农村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水平,通过“乡味宁夏”微信公众号和“e点菜到家”直销平台,构建起农超对接、产地直销、网上营销等销售模式,确保当地农产品出村进城。
自治区各项政策落实后,项目推进怎么样?企业有什么反馈意见?针对这些问题,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政策落实跟进监督、全程监督、闭环监督,让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细微处,确保“六稳”“六保”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
“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怎么样?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协调解决?”青铜峡市纪委监委下沉到工业园区,开展现场办公、对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实地督查,认真听取并记录项目负责人反映的困难及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电话联系相关部门督促全力协助配合,确保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平稳有序推进。
固原市纪委监委建立督查、研判、通报、反馈、再督导的闭环监督检查机制,逐条细化监督措施,逐项落实具体责任,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四查四补”等政策部署落实情况跟进监督。先后深入市辖5县(区)62个乡镇、68家企业、45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开展监督检查74轮次,推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重点工作责任落地、措施见效、问题解决,为全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纪律保障。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