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省纪委、宁波市纪委关于加大基层作风巡察的要求部署,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改进作风、廉洁履职,推动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近日,浙江省慈溪市制定出台《慈溪市关于全面推进农村基层作风巡察工作实施方案》,在宁波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农村基层作风巡察工作。
建立区域联动巡察机制。方案明确将行政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作为巡察对象,通过将市域范围内的18个镇(街道)划分为东、中、西三个片区,以镇(街道)纪(工)委为主要力量,协调本地农业、国土、财政、民政、信访、审计等职能部门,对片区内行政村(社区)开展交叉巡察,原则上每年组织一次集中巡察。具体巡察对象由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重点选择以信访反映比较集中、不正之风问题比较突出的村(社区)为首轮巡察对象,力求达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巡察效果。
关注农村基层五类问题。在农村基层作风巡察中,重点关注行政村(社区)两委在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的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村级工程建设、惠农政策落实中以权谋私、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在低收入群体帮扶工作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的问题;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中吃拿卡要、刁难群众、甚至欺压群众等五类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透明化台账式开展巡察。在开展实地巡察之前,受到指派任务的镇(街道)纪(工)委要主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广泛收集、梳理分析被巡察村(社区)的有关问题反映,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制定针对性的巡察方案,并以适当形式向被巡察的村(社区)群众公布巡察时间、巡察内容和巡察方式等信息,畅通举报渠道,广泛接受监督。实地巡察中,采取开展个别谈话、召开座谈会、查阅账册资料、现场察看、明察暗访等方式查找问题,重点排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并列出突出问题清单,建立工作台账。
建立分类反馈处置机制。对于巡察中发现的问题和排摸的线索,经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实行分类反馈处置机制。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直接向被巡察村(社区)党组织反馈,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于发现违反相关纪律的问题,向被巡察村(社区)所在镇(街道)党(工)委反馈,并由该镇(街道)党(工)委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对于发现涉嫌犯罪的线索,向执纪执法机关反馈,并由市纪委和司法机关依纪依法予以追究。同时,对群众关切、问题突出、顶风违纪、性质恶劣的,在重点查办、限期办结、严肃问责的基础上,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作风巡察的震慑和警示作用。(浙江省纪委)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