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晋
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0-01
图书简介
本书第一次沿着心灵深处的声音走进毛泽东的内心世界,第一次由情感激越的文字来探寻他和现当代历史的互动关系。全书分24章,将公开发表的毛泽东全部诗词,以年代为序,以历史变革为线,以情感历程为论述场景,将毛泽东激扬文字的青春,婉丽悲欢的爱情,运筹帷幄的决断,抑郁困顿的沉浮,坐地巡天的浪漫,风流人物的慷慨,乱云飞渡的从容一一展现出来。文字优美飘逸,笔触酣畅淋漓。
毛泽东作为一个开天辟地的政治家,纵横捭阖的军事家,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其滔滔不绝的智慧与谋略,令人称奇的心路风景和人格魅力,历来是人们所仰慕、所探寻的。从毛泽东诗词释读的全新角度来解读这位历史巨人的绝代风华,是传承文化和积累智慧的必要方式,是对人格光辉的弘扬,是文学和历史相会的一场盛宴。
内容选摘
那是1915年5月,毛泽东的同班同学易昌陶因病去世了。悲从中来的毛泽东,写了这样一首挽诗——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
愁杀芳年友,悲叹有余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
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
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游,零落匪所思。
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
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飙拂灵帐。
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试长剑。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
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
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在青春诗人毛泽东的感觉中,一阵飙风掀拂亡友的灵帐,好像天地为其悲泣。
好友早夭壮志未酬,活着的人们长歌当哭,以青碧的群山来试试自己的长剑如何。诗人与亡友有共同的报国之志,诗人的惆怅像长天江水一样绵绵不尽,混茫一片。
诗人为何这般惆怅?因为“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这两句,正是全诗的“诗眼”。
对此“诗眼”的最好注脚,是当时中国发生的一件大事。
5月7日,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他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5月9日,袁世凯政府竟复文表示基本接受。消息传出,举国震动。湖南第一师范的师生将国内知名人士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为《明耻篇》。
毛泽东在封面上愤然写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同窗好友易昌陶恰巧就是这个时候病故的。
易昌陶的去世,使毛泽东更牢固地树立了一个信念:强健体魄,对于人生奋斗,对于报国济世,有着重要的前提意义。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