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言警句内容
廉言警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信息时间: 2015-08-10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原典】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春秋】孔子《论语·雍也》

  【释义】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而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在这里,孔子讲了学习的三层境界:知乐。其中知之是学习的较低境界,相当于要我学好之是学习的较高境界,相当于我要学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相当于我爱学。不同的人在同样的环境下学习效果往往是不一样的,这固然有自身资质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还是学习态度问题。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够入脑入心、灵活运用。

  关于学习,孔子还说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鼓励学生要勤勉好学,并乐于向学问或地位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可见,好学、乐学始终是孔子强调的学习的要素。

  【解读】

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领导干部应该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我要学,变学一阵学一生。在现实中,一些领导干部或是不思进取不愿学,或是陷入事务不勤学,或是装点门面不真学,或是急功近利不深学,或是学用脱节不善学。这些说到底,都还是一个学习兴趣的问题。习近平同志曾引用过一个陈望道的小故事,这位革命先行者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着吃掉了粽子,母亲问他,他还说够甜。这样的甜,是信仰的味道,也是全身心投入乐在其中的味道。领导干部学习时,正需要有这样一种好之乐之的精神。(摘自《习近平用典》)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