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底稿作为巡察报告的支撑材料,既是巡察过程和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发现问题的重要证据。”“制定完善巡察报告问题底稿,必须确保报告中的每个问题都有具体的人和事作支撑。”……在云南省景谷县第九轮巡察工作业务培训会上,授课人讲解了问题底稿的核心价值、撰写方法等。这是该县严格落实巡察问题底稿制度,提升发现问题精准度的具体体现。
为解决巡察报告问题底稿支撑材料不完整、关键信息模糊、追溯困难等问题,景谷县细化问题底稿工作清单,明确3大项具体任务、10条流程要求,列出任务“明细表”,规范方式方法,明确责任人,确保巡察发现问题经得起推敲、受得住考验。
巡察过程中,各巡察组严格遵守党纪党规,坚持事实清楚、内容真实、材料完整、结论严谨、支撑有力的原则,严格执行“一事一底稿”制度。按照统一格式和标准,逐人、逐事、逐个问题据实填写。落实承办人签字、副组长审核、组长审签的“三审原则”,并遵循了解方式准确、责任主体准确、时间地点准确、政策依据准确的“四个准确原则”进行分类。做到见人见事见细节,确保报告中的每个问题都有据可查、不落空,切实增强巡察报告的客观性、真实性和严谨性。
据介绍,十四届景谷县委巡察覆盖62个县级部门党组织、10个乡(镇)、154个村(社区)及乡(镇)学校、医院、站(所),规范形成问题底稿6689份。
为严把巡察报告质量关,在每轮巡察结束后,县委巡察机构组建问题底稿评审工作专班,以支撑材料为检查重点,从巡察报告所列问题是否有支撑材料、支撑材料是否能够充分印证问题、具体事例数据与支撑材料是否一致、支撑材料是否规范等4个方面进行质量评审。
“坚持把制作问题底稿贯穿巡察全过程,是为了让巡察报告底气更足,让一切问题有迹可查。”景谷县委巡察办主任表示,将持续深化“一事一底稿”制度,实现对巡察发现问题的闭环管理。对因履职履责不到位导致底稿编制不实、定性不准、把关不严的,依规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云南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于露)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