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不断巩固”“依法合规生产经营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提到近段时间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气象,鞍钢集团干部职工纷纷打开了话匣子。鞍钢集团纪委副书记黄福军告诉记者,这一系列变化,源自集团2022年以来开展的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其中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联合审计、财务等职能监督部门,围绕招投标、财务费用、劳务用工、工程设备、物资消耗、风险防控等6个重点环节,对已建、在建的834个重点工程进行“过筛子”倒查。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是第一批暴露出问题的工程之一。“去年上半年,我们发现该项目存在2000余万元的超常规亏损,便会同审计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同步开展现场调查。”鞍钢工程发展公司纪委书记于显利介绍。
循着亏损原因抽丝剥茧,联合调查组发现,时任鞍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建筑工程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经理包亚东在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转包挂靠工程,提前、重复支付劳务费,擅自提高付款比例等问题。此后,鞍钢集团纪委联合辽宁省鞍山市监委对包亚东开展审查调查,最终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并解除劳动合同,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审查起诉。
“盯重点工程、盯‘关键少数’,推进部门联动、企地联合,这些是专项整治带来的重要经验。”于显利说。在对中天项目进行进一步排查后,共40余名相关人员被发现存在违纪违法行为,均受到相应处理。
随着专项整治持续走深,除包亚东案外,许多工程领域的突出问题相继浮出水面。“比较常见的是在施工管理、验收决算、工程款支付等方面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特别是一些公司普遍存在工程材料东挪西用、违规串用等问题。此外,在招投标管理方面设租寻租、牟取私利,在劳务费管理方面虚构成本、套取费用,在财务管理方面监管缺位、经营成果弄虚作假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黄福军介绍,截至目前,专项整治共发现并处置问题线索123件,立案140件,留置6人,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067万元。
立足问题,着眼长远。黄福军告诉记者,这次专项整治之所以能够充分释放监督效能,关键在于注重从源头上防范、从制度上规范。
“我们一开始就把‘构建工程建设管控体系和廉洁风险防范体系’作为核心任务,所有工作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开展的。”黄福军告诉记者,鞍钢集团纪委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把脉问诊”,梳理排查工程建设领域风险隐患千余项,印发纪律检查建议书48份,推动修订完善规章制度138项,督促清理淘汰不合格分包商54家、列入“黑名单”8家。
以包亚东案为例,鞍钢集团纪委通过该案发现鞍钢工程发展公司所属单位存在权力监督机制缺乏有效性、制度体系缺乏执行力等4类8项问题,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推动工程发展公司进行机制体制改革,建立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控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构建起“合同、预算、核算集中审批,完工项目限时关闭,项目审计全覆盖”管控体系,并搭建辅助决策系统,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依法合规、风险可控、运行有序。
“精准‘拆弹’、靶向施治,作为贯彻落实整治‘靠企吃企’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专项整治对有效推动集团所属各单位加强权力运行监管、防范化解重大廉洁风险起到了促进作用。”国家监委驻鞍钢监察专员、鞍钢集团纪委书记闫立兵表示,当前仍有一些单位主动发现问题线索较少,整改缺乏系统性,为此,将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推进工程建设领域制度体系、责任体系、执行体系、评价体系建设,严防“工程上马、干部下马”。
“以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中查处的案件作为切入点,集团纪委还计划于今年开展矿业领域专项整治,重点围绕征地动迁、矿产品管理、采矿外包等突出问题进行系统施治,切实维护鞍钢矿产资源安全。”闫立兵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