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创新实践内容
专题访谈:如何协同?如何联动?嘉定构建大监督格局有这些机制有力支撑!

【信息时间: 2022-09-14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嘉定区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健全协同联动的大监督格局”要求,探索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7月1日,区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委员会正式成立,进入实际化运作阶段。大监督工作格局日常运行中如何做到协同联动?又发挥了哪些作用?近日,区纪委常委、区监委委员,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吴海燕接受嘉廉君邀请,就该项工作重点内容为全区党员干部进行解读。

嘉廉君:嘉定区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委员会成立后,受到不少关注。在日常运行中,委员会如何强化协同?

吴海燕: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委员会是统筹推进嘉定区重大协同联动监督事项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为了在日常运行中强化协同,目前已建立了4项基础运行保障机制:一是会议制度,委员会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年初谋划部署、明确目标,年末通报总结、查找不足;二是磋商议事机制,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由委员会办公室召集成员单位召开磋商议事会议,形成集体研究商议、共同谋划、协同推动的工作模式;三是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对于跨领域、跨系统的监督事项,可抽调成员单位业务骨干,组成临时工作专班,针对性开展联合监督检查;还有委员会办公室的日常运作、联系机制,作为委员会办公室,区纪委监委机关将发挥桥梁纽带和决策参谋作用,及时跟进监督进展,强化信息提取分析,推动成果科学运用。

嘉廉君:在构建大监督格局中,委员会如何在力量统筹上强化协同?

吴海燕:“攥指成拳”,在力量统筹上强化协同,是委员会实际运行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这方面,目前建立了3项核心作用发挥机制。比如,重大协同联动监督项目“施工图”,围绕重大决策部署及重点工作任务,选定监督项目,以成员单位对照认领、共同推进工作任务为抓手,强化监督力量统筹,以“施工图”方式实时呈现任务推进情况,做好督促推动,提升工作实效;比如,成员单位监督信息清单化,通过量身定制《监督信息清单》,明确共享监督信息59项,运用数字纪检监察系统进行深度挖掘,推动监督信息在区级层面系统集成、综合分析,为后续搭建“大监督信息汇集共享平台”、依托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术开展精准监督提供支撑;再比如,监督工作模型化,构建监督模型,通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对重点监督事项进行建模分析比对,推动举一反三、常态长效,持续提升监督工作的成效。

嘉廉君:在成果运用方面,如何发挥协同作用,推动整改落实常态长效?

吴海燕:为了在成果运用上强化协同,委员会目前建立了2项刚性沟通督促机制:一个是重要监督信息的直报、抄报、通报机制,强化监督信息管理使用,分层分类做好信息管理处置,确保重大事项、紧急情况及时妥善处理,推动督促责任单位即知即改、建制堵漏,严肃问责追责在监督中发现的相关单位履责不力以及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相互学习借鉴成员单位在推进监督工作中形成的亮点成效;第二个是监督发现问题的督办整改机制,通过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跟踪督办、纳入日常监督重点、纳入考核内容等方式,督促责任单位抓好落实,推动问题整改到位,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