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创新实践内容
专题访谈:嘉定区率先探索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

【信息时间: 2022-08-16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今年以来,嘉定区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健全协同联动的大监督格局”要求,探索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7月1日,区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委员会正式成立,进入实际化运作阶段。构建大监督格局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有力推动工作开展?近日,嘉定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冯捷接受嘉廉君邀请,就该项工作重点内容为全区党员干部进行解读。

嘉廉君:嘉定为什么要先行先试,着力探索构建大监督格局?这项工作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冯捷:我们党十分重视监督体系的建设,从党的十九大提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到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此次,嘉定探索构建大监督格局,就是贯彻党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决策部署,落实市党代会“把监督体系融入治理体系,使监督与城市治理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相契合”要求的重要实践。和以往不同,此次嘉定是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谋划完善监督体系的谋篇布局、运作机制,使之契合党的领导体系,融入基层治理,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嘉廉君:您说到“监督体系融入治理体系”,最近,嘉定正着力推动经济恢复重振,大监督格局构建将带来什么样的推动作用?

冯捷:此次,嘉定立足疫情后推动嘉定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把监督力量统筹整合到保障嘉定新城和北虹桥建设、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区域环境和安全综合整治等重点工作落地推进上,能够有效地把监督工作与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贯通融合起来。

嘉廉君:目前我区监督工作上还有哪些不足?构建大监督格局能否有效解决这些短板?

冯捷:构建大监督格局,就是立足于监督实践发展的现实性需求。从我区现实情况来看,党委在全面监督过程中缺少实体化运作的架构和平台,纪委专责监督的监督成果运用、促进完善发展方面还有待加强,组织、宣传、统战等职能监督效应还未充分显现,人大、政协、财会、审计、统计等外部监督仍缺少统筹衔接,更突出的是各类监督信息和成果没有得到共享,一些机制壁垒亟需打破。因此,各类监督力量和监督信息必须在更高层面得到整合,充分地激发监督的系统优势和整体效应。

嘉廉君:区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委员会在组织架构上是怎么样的,如何做到“攥指成拳”?

冯捷:区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委员会由主任、第一副主任、副主任及成员单位组成。委员会主任由区委书记亲自担任,第一副主任由区长、区委副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分管纪委、组织、宣传、政法和综合经济的区委常委分别担任。区委主要领导和区委班子全力抓、合力抓,确保了大监督格局建设推动有力、落到实处。根据监督职责,委员会首批选取了区委巡察办、区建设交通委等23家监督信息较为集中单位作为成员单位。为了便于工作开展,委员会还下设了办公室,办公室就设在区纪委监委机关,负责日常组织、协调、推动等工作。

嘉廉君:区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委员会的工作目标和职责定位是什么?

冯捷:区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委员会成立后,将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的主导作用,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进一步强化对监督力量和监督信息的整合运用,促进监督更好融入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和单位治理之中,以高质量监督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已确定“经济恢复重振政治监督”“区域环境和安全整治百日行动专项监督”作为今年重大协同联动监督项目。

委员会是统筹推进嘉定区重大协同联动监督事项的决策议事协调机构,主要包括4项职责,一是学习贯彻重要文件、会议精神,研究制定相关文件、规章制度;二是围绕强化监督工作协同联动做好方向性、引领性的目标规划,研究确定年度重点任务;三是研究确定跨系统、跨领域的监督事项,形成协同联动监督项目并实施推进;四是研究确定重大问题整改方向要求,推动问题整改,形成治理效能。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