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嘉定区纪委监委“干部监督信息化平台”将某镇民政救助数据与该镇干部信息“碰撞”,发现一名基层干部的家人高频次享受医疗补助,智能分析认为存在廉洁风险,立即发出预警。监督人员迅速了解具体原因,经深入核实后排除了疑点。
监督如何“耳听八方”?区纪委监委对标市纪委要求,着力“智慧纪检监察”建设,探索打造“干部监督信息化平台”,试点运用“大数据”方式提升对小微权力的监督效能。
监督中,大量信息和数据往往需要纪检监察干部不断“跑、要、问”,耗费较多精力。此次,区纪委监委通过“大数据”方式把分散在多个职能部门的农村“三资”管理、民生救助和补贴、工程项目等6个方面数据进行收集整合,与基层干部信息“碰撞”后,智能筛选“存疑”情况,为精准监督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在试点范围内已收集、整合信息超过6700条,实现对重点人员、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信息的全覆盖。
“存疑”数据筛选出后,区纪委监委及时跟进,了解具体情况,经核实发现问题的,作为问题线索开展进一步调查,督促相关单位健全机制、堵塞漏洞;核实后未发现问题的,从廉政教育出发,督促守好底线,管好自己和家人。
不久前平台发现,某干部亲属租赁某村集体用房,单价低于镇级指导价,虽经核实没有违规,但暴露出相关审核制度中的漏洞。对此,监督人员督促职能部门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租赁专项监督,推动管理更加规范。
下阶段,区纪委监委将对该平台进行升级,扩大监督对象、监督项目类别,同时,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不断创新丰富应用场景,以数字赋能切实提升小微权力监督效能,维护群众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