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嘉定区纪委监委以“强政治、强党建、强作风、强作为”为主题,继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工作,培育打造“三高”示范支部、“三有”模范部室和“三优”先进个人,涌现出了一批“思想品德优、学习工作优、纪律形象优”的“三优”先进个人。为进一步推动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善于斗争的铁军队伍,用好榜样的力量,总结典型起到示范推动作用,特推出“模范机关创建”系列人物专栏,展现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的风采,今天推出第二期。
“有熊刚在现场调查?那肯定没问题。”“这个办案过程中的问题难解决?请熊老师看看!”……在其他同事心中,嘉定区纪委监委第四审查调查室干部熊刚的名字,已经和“靠谱”两字画上了等号。“熊老师”为啥这么靠谱?这和他肯吃苦、能耐劳、爱动脑筋的“三优”作风离不开!

今年初,因疫情原因没有回家过年的熊刚,主动报名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大年初六那天晚上,他被安排到朱桥道口,排查过往车辆及人员。由于当时人手不足、防疫物资短缺,熊刚和其他志愿者们必须连续在岗6小时。
“新年好!新年好!疫情期间,请您配合测量一下体温!”逐一检查,难免造成车流的缓慢通行,有些车主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熊刚等车窗一摇开,便机智地送上新年祝福,再提检测要求,对方再多的牢骚也消了七八成。
由于不断穿梭在待检车辆之间,喉咙因反复说话而变得沙哑,动过手术后的膝盖也又开始水肿疼痛。“熊老师,你还是休息去吧?”有一起的志愿者看他面露疲色,便上前劝说。“你们都叫我‘熊老师’,那我得拿出‘熊老师’的样子嘛。”熊刚笑着摆手,咬着牙坚持到了天亮。
“加班”成了“补习班”
不久前,熊刚进入区纪委监委专案组,参与一件涉及多人的能源领域腐败案件查办工作。由于该案涉及诸多专业知识,如国际贸易、信用证等等,这让熊刚和同事们都感到有些难入手。熊刚笑着坦言,由于从没有接触过这些专业领域,“就像个面对难题的小学生,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办。”
他的耐心在这时候发挥了作用。面对许多新知识,熊刚在短时间里从头学起。他把加班当做“补习班”,把案卷当做“参考书”,一边学一边查,一边研究一边推进,经常和同事们一起讨论到深夜。在这样自学、互学的氛围里,他和同志们逐渐地从“门外汉”变成了有模有样的“小专家”,也从中掌握了在复杂案情中寻找突破口的能力钥匙。
该案除了涉及专业领域外,涉及范围也十分广,专案组需要多次前往外省市开展调查工作。巨大的压力、复杂的案情、忙碌地来来回回……熊刚始终没有表现出烦躁,用耐心推动专案组的深入调查,使得该案的查办顺利推进。
“多观察,总会找到突破口!”
“熊老师,隔着面罩都看不出表情,怎么判断谈话对象的心理状态?”在近期调查某案件时,有年轻同志在熊刚耳边着急地轻声请教。原来,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区纪委监委在办案过程中,要求谈话人和谈话对象均需全程穿戴防护服、护目镜等。但隔着“罩子”,对方谈话过程中就有些“深不可测”了。这种新情况让熊刚也不禁皱起了眉头。
果然,隔着防护服和护目镜,此次的谈话对象显得更加谨慎,任凭专案组如何问话,总是避重就轻。半天下来毫无收获,让不少年轻同志吃饭时都无精打采、索然无味。
“没事,面部表情虽然看不清,身体语言和个人情绪里的‘信息’可是藏不住的。”熊刚耐心地引导,“我们一定要多注意观察。”之后,他带着年轻同志和谈话对象进行新的博弈,爱动脑筋的他采用“迂回战术”,从对方的肢体语言和语气中寻找突破口,最终攻破了对方的心理防线,让案件的查办得以有序推进。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熊刚说:“无论是疫情还是专案都是人生中难得的考验,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增长的能力和经历是我受益终身的财富。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发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顽强斗争精神,在斗争中磨炼本领,才能真正淬火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