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创新实践内容
徐行镇打造“廉兴岛”,开创廉洁文化品牌新局面

【信息时间: 2020-07-27   阅读次数: 【我要打印】【关闭】


近日,在徐行镇,一个名为“廉兴岛”的“景点”引来附近村民纷纷驻足。究竟是座怎样的“岛”呢?跟着小编来一探究竟…



廉兴岛是徐行镇纪委“徐风廉行”廉洁文化品牌工程的一个重要成果,以中国古典廉洁文化为主要内容,弘扬崇廉拒腐、崇礼向善的村风民俗,为徐行镇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搭建了新的文化载体。

廉兴岛入口处是徐行镇廉洁文化品牌展示墙,六十四个字阐述了“徐风廉行”的涵义。

桥堍东侧立着廉兴岛的铭牌,一桥飞架南北,栏杆上串联着“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几个大字,这六个“廉”取自《周礼》中记叙的考察官吏标准。

在中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实践中,把“廉”的要求冠在各种具体能力之前,体现了正义的价值观念,流传至今。因为此桥是廉兴岛连接陆地的唯一通道,所以取名“六廉桥”,与陆连之桥有谐音之趣、双关之妙。

走过六廉桥,来到岛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硕大的花冈岩石,上面刻着“廉石”两个鲜红大字,这块廉石“来历”不凡——相传东汉时陆绩为人正直,在广西郁林郡做官深得当地百姓称赞。待到任期届满卸任归乡时,陆绩除了简单行装和数箱书籍外,竟无其他行李可带,以至于因船轻不胜浪,难以入海。

无奈,陆绩搬来一块石头镇压船只,这才得以起航,这块象征陆绩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石头被后人称为廉石。

当然,千百年后的今天,此“廉石”并非陆绩的那块“廉石”,但是当年廉石里承载的一代清官的高风亮节却厚重犹存。如今,这块沉甸甸的巨石已然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坚强党性、坚韧品质的象征。

花坛南侧是一座六角凉亭,名曰“廉风亭”。亭内六根柱子上悬挂着六块楹联,分别记录着“廉石归乡、狄公伏虎、田母训子、一钱太守、子罕拒玉、杨震却金”六个古代廉洁故事。

岛的东岸是一座清水榭,寓意清廉如水。水榭周围芙蓉玉立、菡萏亭亭,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质历来受世人褒赞,临榭观莲,感受清水出芙蓉的美妙意境。


徐行镇伏虎村正在大力推进以赵家村民组为代表的乡村振兴工程,伟大事业离不开廉洁、廉政的坚强保障。

“廉兴岛”之名寓廉洁振兴之意,意在通过展示我国历史上优秀廉政文化的典型来为乡村振兴事业提供厚实的精神养料。

这座集生态涵养、休闲观光与文化体验功能于一体的廉兴岛,在立足农村实际探索乡村振兴与廉洁文化结合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也开创了徐行镇“徐风廉行”廉洁文化品牌的新局面。



打印